龙须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贵州东西部协作成果主题采访走进惠水县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我们现在采摘的佛手瓜瓜尖,正在进行包装,下午就发货,明天早上就摆上超市柜台,中午就到了广州市民的餐桌上了”,10月22日,在惠水县摆金镇立新村,看到新鲜的瓜尖,听着该镇项目办主任吴为民的介绍,来自羊城晚报的记者王丹阳惊叹:“原来我在广州吃的这道菜,原产地是这里啊!”

龙须菜种植基地

10月22日,“贵州东西部扶贫协作成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惠水县。来自广东省的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来到惠水县就佛手瓜产业基地,大家见到原生态的惠水佛手瓜尖,顿时兴致满怀。

“种上佛手瓜,抱回金娃娃”,在惠水县,很早就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龙须菜又名佛手瓜尖,眼下正是龙须菜收成的收尾时节。在惠水县摆金镇立新村龙须菜种植基地,群众正在田间地头采摘龙须菜。一旁的包装车间里,五六名妇女正忙碌着修剪采摘下来的龙须菜,并装到塑料筐中,现场一幅忙碌的场景。

去年下半年,由来自广州市南沙区的广东第一扶贫协作工作组黔南组惠水工作队牵线搭桥,惠水县引进广东云浮郁南小农公司入住惠水成立贵州农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政府投资产业专项扶贫资金万元、企业自筹万元,在立新村专业种植佛手瓜尖。

王道芬在整理龙须菜,一脸的开心

该项目合作周期三年,每年按总投入7、8、9%分红到贫困户,第一年可分红11万元,第二年12万元,第三年14万元,覆盖周边村贫困人口人,有效巩固当地的脱贫成果。

今年3月份种植佛手瓜种苗,随着雨季的来临,龙须菜产业很快形成,今年5月就进入采摘阶段,该公司免费给部分群众教授采摘技术并提供就业岗位。

“产量高的时候,基本上一天一车拉往广东,这几天就是两天一车”,贵州农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桂杰说,采摘回来的龙须菜经过修剪、过冷库预冷,保温箱加冰打包,冷藏车运输,保证能够及时又新鲜送到广东消费者的餐桌上。

吴为民介绍,现在种植了亩,今年亩产量约斤,明年亩产量可以到0斤,每斤批发价大约5元钱,现在亩产值达到10元以上。

“我以前在广东、浙江打工过,离家远,照顾不了孩子”,当地妇女王道芬一边修剪龙须菜,一边乐呵呵的告诉记者:“现在一个月差不多三千块钱,还可以在家干农活,照顾孩子,挣钱也不必在外面打工少呢”。

“这个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解决很多妇女和老人的就近就地就业”,吴为民说,周围很多的留守妇女和老人都能在这里工作,现在每天用工60—人左右,每年用工量大约1.3万人次以上,每年带动群众增收超过万元。龙须菜的种植,为惠水佛手瓜产业提质增效,加强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注入了新动力。

正在等待包装运输去广州的龙须菜

黄桂杰说,今年已经卖出去龙须菜80万斤,主要销售到广州、佛山、肇庆、深圳等地,供不应求。

记者了解到,龙须菜种子一次种植3至5年多年生、桩柱设施8至10年,属于“懒人经济”,其产值是种植玉米的10倍、种植水稻的7倍、常规蔬菜的6倍。

吴为民说,依托南沙区的对口帮扶,在南沙区帮扶干部的支持下,扩大销售渠道和拓展广东市场,摆金镇计划于明年在立新村准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扩大种植到0亩。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惠水县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佛手瓜产业。特别是在广州市南沙区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利用南沙区对口帮扶资金进一步壮大佛手瓜种植。-年,共批复佛手瓜种植产业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6个,总投入资金万元,其中广州南沙对口邦帮扶资金万元,惠水县自筹资金.11万元,扩大佛手瓜种植面积,建设配套仓储和交易设。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以好花红镇为核心,辐射周边岗度镇、摆金镇、芦山镇、涟江街道等,形成了包含4个深度贫困村在内共9个村的佛手瓜扶贫产业带,种植面积达亩,直接受益贫困群众户人,间接惠及农户0余户。

黔货出山、消费扶贫。目前,南沙区正在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推进消费扶贫的相关要求,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各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采购包括佛手瓜在内的惠水农特产品。

据悉,惠水佛手瓜、龙须菜、紫王葡萄、小番茄等绿色优质农产品走进越来越多的广州市消费者生活中。目前为止,惠水县“黔货出山”金额达到多万元,消费扶贫带贫数人,后续“黔货出山”金额还将陆续增加。

广州广播电视台记者在采访赵晓红(右)

从广州南沙区前来挂职的惠水县委常委、副县长赵晓红说,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广州市委市政府、南沙区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南沙区贯彻党中央、习总书记关于东西部协作的一系列指示,执行的比较坚决,落实得比较有利,在结对帮扶上这一块,龙须菜产业是帮扶中的其中一个项目,“当年落地当年见效,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农户务工有收入,土地有租金,成果比较明显”。

赵晓红说,下一步,经过产业结构发展计划,龙须菜产业扩大产业规模,解决更多的群众的务工问题,以“公司+农户”的方式,帮助农户实现稳定的收益,巩固脱贫的成果。其次,通过消费扶贫,进一步打通广州的市场,帮助惠水的优质农特产品找到更好的销路,组织农特产品直通车,让广州千家万户都能吃到惠水的优质农特产品,“佛手瓜产业对当地来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改善农民收入,取得了良好效益。”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高荣华

见习记者陈杨

编辑梁晓琳

编审张发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