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人在修远》是修远书院为促进书院宿生相互学习与交流、自我提高与发展而开办的栏目。在这里,你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也可以学习他人的方法与思维。在这里,我们都将成为更优秀的修远人!
本期,我们荣幸邀请到15生物技术的王松青同学与我们分享经验、交流心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修远人的“皈依之路”吧。
江苏宿迁人,15级生物技术,保送厦门大学研究生。在校期间总GPA4.0,多次获得学业、企业等奖学金。
人
在
修
远
第二期
学
无止境
问
作为一个外省人,你为什么会选择汕大?
答
一方面是因为高考考得比较糟糕,数学和语文考了差不多的分数,所以可供选择的学校不多;另一方面是想离家远一点,趁年轻多出去见见世面,增长增长见识。
问
生物其实要背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有很多偏文科的性质,那你平时都是怎么去学习专业课知识的?
答
高中只学了一年半专业课(江苏是选两门专业课,我是物化),所以刚进大学生物学起来还是有点压力。生物学科是相对比较特殊的一个学科,它既有理科的逻辑思维,又有文科的背诵量。有些东西是要强行去背诵记忆的,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背诵的时候要去把握住逻辑主干,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当然,考前突击也是少不了的。
问
你参加过哪些项目?有何体会?
答
我参加过国家级大创和广东省大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是:生命学科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实验技能上,因为理论最终还是要靠实验结果支撑的。在选项目、选指导老师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做项目没有兴趣的话是很难坚持的。可能有些人做项目只是为了完成硬性的学习任务,去完成学分要求,这样的话你可以不去考虑兴趣因素。但是只有你带着兴趣去做项目,你才会有积极性,才能真正从项目里面学到知识。
问
你是怎么看待读研和参加工作的?
答
学习是以就业为落脚点的,不管你是本科生还是博士生。我身边的朋友也有各种选择,考研、考公、出国、就业都有,我自己是选择继续读书。我读研的决定是在新加坡交流的时候做出的,当时接触了那些学术大佬,心里就始终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和他们一起工作学习。没有申请出国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没有决定好以后的研究方向,也不清楚相关行业的大佬;另一方面是成果只有一篇二区的署名文章,学校平台也不够高,申请到心仪学校的难度较大,所以想在国内做几年研究沉淀一下,当然去美帝读书始终是我的梦想!
现在每年有近一千万大学生毕业,社会又正在转型,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很大,所以读研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和突破口吧,毕竟你学历高了,竞争力也会高一些。当然希望大家在追求高学历的时候,自身实力也能真的得到提高,不要舍本求末。高年级学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有困惑是难免的,不管是书院还是学院,我也希望能多给一些这方面的指导吧。
组
织爱好
问
听说你之前参加过理学院学生会,也参加过义教,还担任过SLC导生,你对参加这些组织有什么体会?
答
个人感觉参加的组织还是偏少,还是希望能够多去体验一些。当时理学院学生会是因为项目做的有些不够称心所以后来选择了退出,去SLC当导生则是想去辅导一下师弟师妹,义教的话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有公益课要求,一方面也是自己想去体验一下。
有人可能会说参加太多组织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这个还是关于时间管理的问题。我参加的组织活动主要是每周的例会,其他的活动不是特别多,所以时间压力不是很大,相对而言时间还是比较充足的。对于组织的话,我觉得新生还是要多去体验一下。当然,要有选择性地去参加组织,重点放在那些自己感兴趣的组织上面,毕竟我们还是要以学习为重,组织更多的是一个学习之余的调节。
槽
点满满
问
有没有什么专业后遗症?
答
我是海洋生物学这个方向的,平时经常接触扇贝对虾海藻等海洋生物,所以吃海鲜的时候喜欢研究一下它们的生理结构,另外最讨厌龙须菜的腥味!
问
对专业有没有什么想吐槽的?
答
实验室人太多了,显得很拥挤。不过现在建了新的实验楼,也即将要投入使用了,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更多的还是对老师的感谢吧。生物系的老师都非常认真负责,比如说吴丹奇老师带病坚持上课,魏炽炬老师治学科研都一丝不苟。
有
话要说
问
作为一名大四师兄,你对师弟师妹有什么建议吗?
答
希望大家年轻的时候不要被生活所击垮,长大后也不要沉溺于生活。无论生活是苦涩的还是甜蜜的,都别忘记自己的梦想!然后希望大家年轻时能多出去走走,见见世面。尽量争取一些出国交流的机会,要有一个开放和学习的态度,你交流的多了,视野就会拓宽,人也会变得包容。就像我在国大(NUS)两个多月的交流,对自己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