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24591.html爆竹声中品民俗百味
博小人民话中华文明
当寒假遇上春节,就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为了充实同学们的假期生活,让大家在参与社会体验,感受节日氛围,享受家庭温馨的同时能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且有意义的假期,博山小学精心安排了“缤纷寒假·快乐无限”假期活动套餐,我们以活动促发展,争做有清水气质、江海情怀的中国少年!
01
觅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最期待的节日。关于春节的相关民俗有很多,不管是爆竹和“年”的传说,还是窗花和春联的寓意,或是除夕撞钟的由来,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了解春节,感受“年味”。除了翻阅资料,或者从长辈口中了解到的习俗文化,他们还积极投身到民俗文化的创作体验中——蒸年糕、包饺子、炸炸肉.......
02
映年
新年新气象,不少家庭在春节前都要忙年,大扫除、选年货、写春联、贴窗花等。队员们纷纷行动起来,加入到家庭忙年的队伍中,与长辈一起为春节的到来做足准备。当看到家里变得干干净净,一幅幅对联映出了节日的喜庆,处处充满着“年味”,同学们也露出了喜悦的笑脸。
03
拜年
拜年,是世代沿袭的传统年俗,是文化的传承。人们通过拜年,表达对逝去岁月的送别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声温馨的祝福,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添了人与人的感情,也应验了那句拜年的古语:以年联谊,以敦乡情。
04
记年
写作是记录寒假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最好的方式。他们完成的一篇篇佳作,用笔尖呈现寒假生活的美好瞬间,向我们传递爱与感动。
“吃货”的春节
--------山东有关春节习俗之美食
级5班王玺朵
春节习俗是中国人在春节期间的习惯风俗,中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常见的春节习俗有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在春节期间,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
今天我们就先了解一下我们大山东的有关春节饮食的一些习俗吧!
先来说说我最爱的家乡,博山酥锅!
春节期间不能光玩,吃也是很重要的,家家户户过年都会做很多好吃的。“要说吃,那博山肯定是最出名的了。”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习俗,做酥锅。每当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会做一锅酥锅,千家千味,每家都自认为是最好吃的!酥锅和水饺的地位差不多,没有酥锅的年夜饭不是年夜饭!
烟台仙境蓬莱,吃有老三样!
年三十午饭有三样必不可少,一是米饭,二是肉,三是龙须菜。米饭主要是大米和小米,吃剩的称为“陈饭”,叫做家存“陈粮”。龙须菜又叫三须菜,就是把海带、白菜切成细丝,加上粉条一起煮好,俗话说:“吃了龙须菜,一年又顺又发财。”
青岛的胶东大饽饽
在胶东,逢年过节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吃那白白胖胖的大饽饽。饽饽,谐音为“勃”,有朝气蓬勃的寓意,在当地民俗里,人们通过蒸饽饽来期盼生活的蒸蒸日上、红红火火。同时饽饽也是婚庆、孩子百日宴等喜庆日子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
济南人爱吃炸年货
炸年货作为济南年俗的重要内容,向来被济南人所重视。特别是过去济南,一到炸年货的日子,可谓家家油响,户户飘香,人人喜气洋洋,个个兴高采烈,而那些吃得嘴角带油的孩童,逐街奔跑,并不时放几串鞭炮,更是平添节日气氛。直到现在,济南的许多家庭,年前还都要炸点藕盒等“年货”———重点不在于吃,而在于“年味”。
鲁西南的枣花糕
有一种年糕叫"花糕",或叫做"枣花糕"称其为"枣花糕"是因为做出的形状像朵花,而且也是用家乡个大、肉多的大红枣做的所以称为"枣花糕"。这种枣花糕在家乡还有一个风俗,过年时当娘的给姑娘专门做的一种食品,也就是初二回娘家时,给闺女带回家的礼物。枣花糕的寓意很简单,当娘的就是希望自己的闺女在新的一年里长得像花儿一样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工作和生活红红火火,高高兴兴一年比一年高。
寒假实践活动既让同学们了解了传统春节的习俗,同时也感受到了书法、剪纸艺术等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同学们对春节文化的浓厚兴趣,亲身体会到了新春喜庆的氛围和浓浓的年味!愿新学期,同学们抖擞精神,扬帆再起航!
Bye~
编辑:花崇开
审核:邵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