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农历秋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了。
翠绿的佛手瓜,红红的辣椒,金灿灿的水稻和刺梨,香味四溢的百香果,鲜香爽口的茭白……惠水县好花红文化广场上堆满了丰收的果实,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丰收景象。全县各地的朋友齐聚于此,共同欢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里已然成为欢乐的海洋,大家在这里齐唱布依民歌《好花红》,喜迎硕果金秋,共享丰收喜悦!
活动中对涌现出的一大批产业结构调整优、种植面积规模大、农产品销售效果好、经济效益带动强的农业产业化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活动现场,苗族舞蹈《踩堂舞》、布依八音弹唱《庆丰收》、民族服装走秀《好花红》、苗族歌舞《岗度苗族姊妹箫》、朗诵《移民新区,我的家园》、舞蹈《苗族斗鸡舞》、民族服饰展示、布依族舞蹈《花棍舞》、布依族歌曲《丰收喜洋洋》、舞蹈《布依山寨桔飘香》、群舞《踩鼓》等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接连上演,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丰收的文化盛宴。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民的精神风貌。
除了好看的歌舞表演外,各地展位上的特色农产品同样夺人眼球。各镇(街道)的领导还在各自展位上当起了“主播”,向网友及现场观众推介当地的农特产品,提高农特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售卖,拓宽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
佛手瓜在展位当中十分引人注目。这是惠水产业发展的一个生动实践。惠水县在石旮旯里刨出金娃娃,用“小捧瓜”助推大产业,全县佛手瓜种植面积已超过5万亩,走出了一条山区群众致富新路。
广场中央,大米展区附近围满了群众,这里的大米特别让人喜欢,还有红米、黑米、紫米的品质都特别好,大家边看边买,现场一片热闹景象。惠水是中国优质米之乡,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素有云贵高原上的“鱼米之乡”美誉。如今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8万亩。群众还在稻田里进行养鱼,为增加收入开拓了一条新的路子。
丰收节上晒丰收,丰收节里庆丰收。活动现场,多种多样的农特产品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各展位农特产品的直播推介也受到热烈追捧,现场的趣味活动吸引在场观众参与其中,欢声笑语融成一片,大家共同徜徉在丰收节日里,畅享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惠水县牢牢把握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市场导向,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按照“坝区上设施、山区调结构”的思路,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的原则,突出抓好坡耕地低效种植调减,加快突破佛手瓜、龙须菜、百香果、茭白、辣椒、蜂糖李等重点单品,建设优势产区,开辟产业发展新局面,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硕果壮秋色,乡村振兴大文章!涟江大地上,广大人民群众用汗水与激情创造丰收硕果,用勤劳与智慧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惠水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芦晓娟
编审 成嘉廷 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