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日前,德庆县官圩镇首批斤鸳鸯桂味荔枝发车出口北美,即将上架海外市场商超。据了解,今年该镇荔枝产量达到了万斤,产值超过亿元。
推开山门闯天下,远销海外卖好价。当前,肇庆全面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农业领域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广袤农村土地打造出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动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南方日报记者施亮
突破“产量关”
推动种养规模化发展
农用无人机轰鸣,在地头上空飞驰播种;十多台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穿梭,一排排整齐的秧苗被插进耕地中……位于高要区南岸街道何文田塱的绿行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派忙碌的春耕景象。
“这里的种植面积共亩,种植以叶菜类为主,包括菜心、小白菜、生菜、芥菜等9个品种。”绿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合作社盘活流转了撂荒10多年的土地,带动了合作社多户、多人就业。
据悉,年,该基地总产量3.77万吨,产值达1.22亿元,亩均产值达到了5.35万元;年该基地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种植面积扩展至亩。
该基地的发展,是肇庆市大力保障稳粮保供,推动农业种养规模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肇庆通过实施“藏粮于地”,推进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加快撂荒地复耕复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万亩,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2.26万亩。通过实施“藏粮于技”,全市基本实现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4万家,统防统治近万亩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约20万吨,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提升。
“按照肇庆市委、市*府部署,我们将立足主导和特色产业,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肇庆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肇庆将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鼎湖水产、高要粮食、四会花卉、广宁龙须菜、德庆贡柑、封开麒麟李、怀集韭菜花7个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打造核心区超千亩、辐射带动超万亩的产业集群。
肇庆还将完善全市农业产业规划布局,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为依托,统筹市县资金投入和驻镇帮镇扶村*策资源,引导产业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业集中,提高“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聚集度,推动特色产品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升级版。今年,肇庆计划创建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建成80个以上省级特色专业镇村。
同时,有序推动土地流转和生产托管,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年内完成2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稳定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在50万亩以上。此外,肇庆将加大撂荒耕地整治力度,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一业一策”打造主导产业,确保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
闯过“销售关”
“”打通产销“最后一米”
年,在省、市支持指导下,德庆县借力RCEP东风,大力推动贡柑“”市场体系建设,德庆贡柑再度声名鹊起,带动更多肇庆特色农产品扬帆出海,成为肇庆推动“”市场体系建设最亮眼的成果之一。
年,德庆县吸取贡柑营销的成功经验,多措并举深化荔枝“”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德庆县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深度融合,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其中,官圩镇创新思路,依托制定第一个荔枝种植标准、打造第一个荔枝出口示范基地、培育第一个鸳鸯桂味荔枝种质资源苗圃园,推出第一批荔枝深加工产品,打造第一条以荔枝为主题的农文旅结合旅游线路“大桔大荔”等有力举措,在荔枝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产业链的品牌打造及推广营销。
7月,德庆举办官圩荔枝节,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慕名前来采购,荔枝产销“最后一米”被打通。“丰产丰收卖好价,大家都乐开花!”当地农户告诉记者,去年官圩桂味荔枝的田头收购价是每斤2.5元到3元,今年田头收购价提升至每斤8元到10元。
此外,德庆县还大力鼓励引导荔枝种植户加入当地的荔枝合作社,着力发展“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荔枝产业模式,帮助种植户在生产销售、物流冷链、信息技术等环节开展合作、“抱团”发展,既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又提高德庆荔枝的市场竞争力,助力荔农增收致富。
“通过触网探新,荔枝香才能飘得更远!”德庆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该县充分利用数字信息化平台,线上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员直播带货,强化农村电子商务宣传教育和培训,拓宽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实现智慧务农、掌上务农,促进现代化产业发展,打造数字农业农村。
以官圩镇为例,该镇以“圆梦小镇、数智官圩”为思路定位,大力实施官圩镇乡村振兴“双百”人才计划,在当地培育名会种又会卖的“双栖”新农人和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专技专长的助农员,聚焦荔枝销售的“终端”持续发力。
通达“物流关”
构建集散有序、配送高效的流通网络
肇庆作为农业大市,现代农业发展“”工程持续推进,粮食、水果、蔬菜、畜禽、水产、南药六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已突破亿元。如何打破销售壁垒,让农产品从农业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有效转移?快速流通与科学保鲜是关键。
日前,肇庆市人民*府与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广东(肇庆)供深港特色农产品基地及冷链集配中心项目框架协议,共同打造“数字菜篮子”生产基地,助力肇庆优质农产品“卖湾区、卖全国、卖全球”。
深农集团是全国农产品流通行业第一家上市的国有控股公司,多年来保持全国农产品批发10%的市场份额,年旗下批发市场总交易量超过0万吨。
当前,深农集团着力推进“数字菜篮子”和供港(欧盟)质量标准建设,广东(肇庆)供深港特色农产品基地及冷链集配中心项目正是集团的重要落子。从基地建设、种植培育、施肥管理、采摘分拣、物流冷链到终端配送,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的“最初1公里”到消费终端的“最后米”。
位于广宁县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肇庆配送分中心也是肇庆加快农产品流通的重要部署。该配送中心于年底投入使用,全国各地的优质农产品在此形成一个大的蓄水池,为肇庆农特产配送大湾区打通快速绿道,丰富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
通过半年时间的运营,该配送分中心已与20多家公司组成合资公司,与多家公司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产业链精准对接,构建合作共赢发展新格局。接下来肇庆“菜篮子”将依托肇庆资源,以现代化、智能化、集约化为建设标准,引入更多的企业进驻园区。
“在肇庆布局发展现代农业正当其时、前景广阔。”肇庆市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如今肇庆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做大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加快构建集散有序、配送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把肇庆打造成为大湾区重要的农业全产业链集聚中心。